第(3/3)页 胤礽似心中早已有了腹稿,毫不犹豫道: “元世祖改制是诸王纷争的缘由。” “原本蒙古的大汗是各部族的共主,要由各部族公推,成吉思汗,便是各部族共上的尊号。” “其后元太宗窝阔台之立,虽未先经部众大会公推,但因有成吉思汗的遗命,部众也算无有异议。” “到元定宗贵由继位,已有争端。” “元定宗殁后,太宗后人与拖雷及其后人,各欲争立。” “元宪宗蒙哥因拔都及兀良合台的援助,始得嗣位。” “元宪宗嗣位之后,分遣宗室诸王于边远地区,而以其弟忽必烈领治汉地民户,由是太宗子孙与拖雷子孙,相互仇恨。” “元宪宗死后,世祖忽必烈更打破公推的惯例,自立于开平。” “其后击定季弟阿里不哥,又克捷太宗之孙海都。” “但自海都叛后,大汗的命令,已不能推行于各汗国,蒙古大帝国因以解体者达五十年。” “而后的皇位继承斗争,也不因传子之局已定而稍减。” 康熙合上纸扇,一言不发。 不因传子之局已定而稍减。 太子是有怨气吗? …… 【元顺帝即位后,以权相伯颜(与元世祖时的伯颜同名)秉政,而自居深宫之中,不亲政事。】 【这时水旱疫疾以及地震山崩等灾害,相继而作,民生大困。】 【公元1337年四月,广东、河南、四川等地,发生民变。】 【元廷申禁汉人、南人、高丽人不得执持兵器,凡有马者拘入官。】 【诏省院台部宣慰司廉访司及郡府幕官之长,并用蒙古、色目人。】 【禁汉人、南人不得习学蒙古文字。】 【伯颜甚至向顺帝建议,“请杀张、王、刘、李、赵五姓汉人”,顺帝不允。】 …… {啥?杀我们姓张的,你个挨千刀的!} {姓王的又没当过皇帝……对,有王莽} {我xxx,姓刘的已骂。} {姓李的骂过。} {我看向了我那几个姓赵的朋友,让你们天天在百家姓里找我} {哥们,你是希特吗} …… 大汉。 刘邦“嘿”了一声,仰头看着天幕。 “难怪你们这么不被待见!” “治理不好天下就解决生活在天下里的人是吧!” “发癫啊!” …… 【伯颜的倒行逆施,甚至也引起了自己的侄子、御史大夫脱脱的不安和不满。】 【在脱脱的策划下,公元1340年二月,将伯颜放逐南恩州。伯颜在途中病死。】 【公元1341年十一月,由脱脱任中书右丞相。】 【此时元顺帝二十岁,脱脱二十七岁。】 【一对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掌握了帝国命脉。】 【颇有中兴气象的“旧政更化”也随之展开。】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