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儒家传承又不讲究“嫡长子” 不过…… 刘彻还是嫌恶的甩甩衣袖。 看来得寻个由头,将儒与孔家分割开来了。 不然,后果就是宋朝诸帝谓于宋太祖。 凭白拖入泥潭。 …… 曹魏·(魏国统一时间线) 曹操捋着胡须面不改色。 杀都杀了,还能怎样啊? 不过相对比与这个孔家,孔融的确不辱孔家之名。 据理力争,不畏生死。 至于这孔家…… 曹操略有几分猜测。 有个操作叫做旁支附会。 按史载,三国以后就是五胡乱华,那这期间有大把操作时间。 有个旁支扯虎皮做大旗也不是什么难事。 而且,天幕也讲了,衍圣公这个封号是宋朝才出现的。 那在此之前的孔家也只是世族而已。 那五代时期说不准又换了一次呢。 “托圣人之名,行苟且之事!” “有辱斯文!” 曹操在那盘逻辑,刘备这可是忍不了! “一群辱没祖宗的东西!” …… 大宋·哲宗时期 正在奔波处理赵佶一脉的司马光只感觉天都塌了! “我…我……” 对于儒生来讲,从祀孔庙是莫大荣耀,甚至比入太庙更高一筹。 但他绝不想用这种方式进去! “噗!” 羞恼激动间,一口老血喷出。 伏案倒下,晕死过去。 …… 【公元1313年十一月,元仁宗以行科举诏颁布天下】 【每三年开试一次,分乡试、会试、殿试三道。】 【公元1314年十二月,任命李孟为中书平章政事,一力主持重开科举事宜。】 【公元1315年二月,元朝开国以来第一次科举考试终于开始】 【从至元以来屡议屡格的科举制度始正式举行。】 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,进士分左右榜,蒙古、色目为右榜,汉人、南人为左榜。】 【考试的科目和出身的待遇,也有难易厚薄的不同。】 【例如蒙古、色目每试二场,只考经问及策。】 【汉人、南人则试三场,除试经及策外,并试古赋、诏、诰、章、表等。】 【且,凡蒙古人由科举出身的,授从六品官,色目、汉人则递降一级。】 …… 第(3/3)页